二十世纪20年代中后期,因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一铺《济癜和尚》《捉迷藏》在国际展览中连连得奖,使乐清黄杨木雕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除了朱子常之外叶阜如、叶品芳,葛醇、潘阿陆、王凤祚、叶一舟、郑祥奎、陈志云等一批黄杨木雕艺人也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当时很具影响的黄杨木雕名家。
在50年代初,以著名艺人王风祚成就为明显。此后,随着叶润周、叶一舟、郑祥奎、虞明华、叶栋材、王笃材等一批老艺术家们的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乐清黄杨木雕越来越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和艺术风格引起世人的关注,被有关新闻媒体誉为“华东一枝花”。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乐清黄杨木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年轻的艺术家们人才辈出,出现了高公博、虞金顺、王笃纯、虞定良、王笃芳、郑胜宁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他们赶超前人,每年几乎都有构思巧妙、技艺独特的艺术精品出现,而且在全国的每次艺术展览中都能夺得高奖。
2006年5月20日,乐清黄杨木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2。